地震海嘯等災難發生后,在等待救援這段時間內,水是生存第一要素,如何保證安全飲用水的供應至關重要,災難發生后,一切水源都可能受污染,野外凈水吸管就可以很好的解決這類問題,為特殊情況下的生存提供有力的保障。
實踐表明,災難發生后,特別是震后初期,由于飲用不衛生的水,導致人群腸道傳染病的發病急劇增加。特別是在城市,人口集中,環境污染嚴重,可導致人群腸道傳染病的暴發流行。保護水源與供應安全衛生的飲用水是防止人群腸道傳染病、痢疾、腹瀉等暴發流行的關鍵。
即便有足夠的儲備用水或救援供水到達,但在有限甚至簡陋的條件下,經過輸水工具、水箱等運輸和貯存后,可能導致水質出現二次污染,主要的有害物質包括肉眼看不到的鐵銹、泥沙、懸浮物和微生物等。
因此,配備能對水源進行現場凈化處理的野外生命吸管不但必要,而且重要!
任何過濾凈水裝置都不是萬能的,建議先盡可能利用手頭上所有的工具對水源進行較全面的水質檢測和凈化處理,如沉淀、澄清、煮沸或消毒(如使用凈水片等)等方式,最后再使用野外生命吸管,作為最后的一道防護關卡。
總之,要使用“盡可能”潔凈的水源,不要存在“反正我有凈水器”的心理,而隨意過濾臟水,其一:臟水會降低凈水器壽命;其二:凈水器不是萬能的,無法過濾掉所有的微生物。